1928年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决议,将全天星座分为88个星座,星座之间按赤经、赤纬坐标线来划分。
这些星座以古希腊星座为蓝本,基于历史原因,星座有大有小,人们可以根据每个星座的独特形状来辨认恒星。
我国古代把星座称为“星官”。据考证,我国划分星空的历史可追溯到周朝以前,司马迁著的《史记•天官书》是最早描述全天星官的著作,书中已有三垣二十八宿等划分星空的记载。
例如,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,我国古人认为这几颗星和酒斗很相似且又在北天,所以就取了“北斗”这个名字。
我国古人还为一些最亮的恒星取了名字,如天狼星,南门二,织女星,天津四,参宿四和参宿七。在外国,恒星的专有名称一部分来源于拉丁文和希腊文,如sirius(天狼星)、arcturus(大角)等。
如果我们把浩瀚的宇宙看成一个天球的话,那么宇宙中的88个星座则把整个天球分成北天球和南天球两大部分。根据每个星座的大部分面积是在北天或南天,分别被称为北天星座或南天星座。根据这种划分法,北天星座有28个,南天星座有48个。另外12个黄道星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